中国女篮在 2025 年女篮亚洲杯小组赛中迎来开门红,以 110-59 大胜印尼女篮。但比赛中出九游体育现惊险一幕:锋线球员贾赛琪在第三节拼抢时被对手肘部击中右耳,当场血流如注。队医迅速入场处理,紧急止血后确认需进行缝针治疗。经过半小时的医疗处置,贾赛琪被诊断为耳郭软组织撕裂伤,无软骨损伤,缝针后无需住院。
伤情细节:高强度对抗下的意外
事件发生在比赛第三节中段,印尼队后卫突破时手臂上扬,肘部意外击中贾赛琪右耳。慢镜头显示,贾赛琪当时正处于防守位置,身体完全侧向对手,受伤瞬间她捂住耳朵痛苦倒地,鲜血迅速染红队服领口。裁判立即吹停比赛,队医携带急救箱入场,使用压迫止血法控制出血后,将其搀扶离场。经过队医团队评估,决定采用美容缝合技术处理伤口,既保证愈合效果又减少疤痕。

恢复神速:24 小时重返训练场
令人惊叹的是,贾赛琪仅用 24 小时就完成恢复。14 日球队封闭训练中,她全程参与对抗练习,投篮、防守脚步和折返跑均未受限。队医透露,通过冷敷消肿和药物干预,她的疼痛指数从受伤时的 7 级(10 级制)降至 2 级,完全符合上场标准。主教练宫鲁鸣在训练后表示:"贾赛琪的恢复速度超出预期,这体现了团队医疗保障的专业性。"
带伤出战:对阵韩国贡献关键数据
在 15 日晚对阵韩国女篮的比赛中,贾赛琪佩戴防护耳罩替补登场。尽管右耳仍有肿胀,她在 12 分钟内高效贡献 4 分 2 篮板 1 抢断,正负值 + 9。比赛中多次出现她用左手轻按右耳调整状态的画面,但防守端依然积极拼抢,成功限制了韩国队锋线核心朴智秀的突破。赛后技术统计显示,她在场时球队每百回合净胜 17 分,是替补阵容中的关键一环。
角色定位:攻防全能的战术拼图
作为四川女篮培养的锋线新星,贾赛琪以 "六边形战士" 著称。本赛季 WCBA 联赛中,她场均贡献 7.4 分 3.2 篮板 1.2 抢断,三分命中率 37.5%,同时能换防多个位置。在国家队体系中,她是宫鲁鸣教练重点培养的 "多面手"—— 既能通过底角三分拉开空间,又能在防守端对位对方箭头人物。对阵韩国赛前,助教团队特别制定了 "贾赛琪 + 翟若云" 的锋线组合,利用两人的机动性限制对手突破。
团队保障:医疗与战术的双重支撑
中国女篮医疗团队为贾赛琪制定了专项方案:每场比赛前使用防水敷料覆盖伤口,中场休息时进行冰敷减压,赛后采用超声波理疗促进愈合。教练组则调整战术,减少她的外线持球时间,增加无球空切比例。这种 "医疗 - 战术" 联动机制,让贾赛琪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持续输出价值。
未来展望:亚洲杯卫冕征程的重要棋子
目前中国女篮已取得两连胜,提前锁定小组出线权,16 日晚将迎战小组赛最后一个对手新西兰女篮。贾赛琪预计将继续以替补身份出战,她的恢复情况将直接影响宫鲁鸣的轮换策略。值得关注的是,球队已安排外籍助教全程跟踪澳大利亚、日本等潜在对手的比赛,贾赛琪的防守能力可能在淘汰赛阶段成为克制欧美强队的关键。
从深圳训练基地的封闭备战,到赛场上的带伤拼搏,贾赛琪的故事折射出中国女篮的团队韧性。正如她在赛后采访中所说:"每个球员都会经历伤病,但穿上国家队战袍就要为荣誉而战。" 这种精神,正是中国女篮冲击亚洲杯三连冠的核心动力。